2月13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即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文件中多次提到有關農村電商的內容,包括鼓勵發展即時零售、農產品電商直采、定制生產等模式,以及鼓勵建設農副產品直播電商基地等新模式新業態。中央一號文件的發布為農村電商行業帶來了新的思考。
安徽省蒙城縣王集鄉農村電商服務中心,當地農產品加工企業工作人員與來自縣城的電商主播一起在直播間推介自己生產加工的特產及農副產品。(圖片由CNSPHOTO提供)
農村電商進入新階段
“如今,我國農村電商已經過了普及應用階段,開始轉型升級,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鄙虅詹垦芯吭弘娮由虅昭芯克毖芯繂T洪勇表示,當前我國農村電商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
據洪勇介紹,總體來講,我國農村電商政策的“四梁八柱”已經建立,農村電商交易規模持續提升,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得到較大完善,農村網民數量穩步增長,農村物流成本大大降低,配送時間下降明顯。但仍需看到,當前農村電商也還存在諸多問題,包括東中西部地區發展不平衡、農產品商品化處理能力低等。因此,當前農村電商的主要任務就是轉型升級。
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電子商務首席專家李鳴濤也認為,當前我國農村電商已經基本完成了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的建設,打通了農村快遞物流瓶頸,農村地區的電商意識和參與能力得到普遍提升,已經開始從普及應用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型。
曾經靠電商脫貧致富的許多鄉村,如今也正在靠轉型走出鄉村振興的新路徑。在農村電商領域小有名氣的山東菏澤曹縣也正在加速轉型升級,當地從普通的表演服飾加工及銷售開始進行更多新產品的研發設計,在原來一家一戶生產的基礎上,打造產業園,對演出服產業進行提升。另外,當地政府還投資打造了特色小鎮,對創業者提供設計、制作、產品展示、展會等一站式服務。
這些轉變,極大地推動了農村電商的快速發展。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農村地區的網絡零售額保持相對較快增長,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為5313.8億元,同比增長9.2%,增速較2021年提升6.4個百分點。
李鳴濤認為,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之所以多次提及農村電商,是因為農村電商在鄉村振興中扮演著引領者和助推器的角色。在未來的鄉村振興中,走向高質量發展的農村電商在助力鄉村產業振興方面依然會發揮獨特作用,進而促進農民增收和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
新業態新模式釋放強大活力
當前,農產品通過電商已逐步從“賣得掉”向“賣得好”“賣得久”過渡,電商助力農業農村數字化轉型駛入快車道。這個階段,農村電商又該如何發力?
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加快完善縣鄉村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建設縣域集采集配中心,推動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大力發展共同配送、即時零售等新模式,推動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向鄉村下沉。
李鳴濤認為,現階段,加強農村地區的電商基礎設施建設很有必要。目前,很多農村在電商領域的基礎設施短板問題仍沒有得到解決。盡管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建設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尤其是對一些偏遠地區進行大規模建設。但實際上,農村電商各方面的成本很高,短時間內很難達到市場所需要的覆蓋率,這是一個長期工程。
李鳴濤建議,應從基礎設施層面形成市場驅動機制。只有在市場驅動力足夠的情況下,才能激活已經投入公共服務的基礎設施的可持續運營,最終形成良性循環。下一階段,在繼續補足農村地區電商物流、人才、專業服務等短板的基礎上,應發揮農村電商在信息傳導、資源匹配、價值挖掘等方面的突出優勢,助力農村地區產業的轉型與升級。
除此之外,洪勇認為,接下來在農村電商領域,新模式新業態的發展也很重要?!盀橥七M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應積極開拓直播電商、跨境電商、即時零售等新業態新模式,加大農村電商人才培訓力度?!焙橛卤硎?。
中央一號文件也提出,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深入實施“數商興農”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鼓勵發展農產品電商直采、定制生產等模式,建設農副產品直播電商基地。
李鳴濤表示,多年以來,通過快速發展的農村電商的帶動,在很多農村地區“無中生有”催生了一批新型產業,拉動了物流快遞、包裝、分揀、倉儲等配套設施在農村地區的快速完善;同時,與農業深度融合,帶動農產品品牌建設、定制農業、智慧農業的發展。接下來,這個方向的拓展將會更加豐富。
據了解,全國各地搭建農副產品直播電商基地的步伐越邁越大,不同地方根據當地的特色成立了直播電商基地。有政府主導的,比如河南確山縣的農民村播基地;有企業主動參與的,比如中國郵政河南新鄉分公司建立的直播基地。這些直播電商基地一邊培養主播,一邊進行農業產業升級,推動農產品品牌化、規?;l展。
越來越多的新模式新業態正在成為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