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信息化與軟件產業研究所區域發展研究室主任、賽迪數字經濟研究中心總經理 邊大成
德國《資本》月刊網站刊文稱,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除了拓展陸路和海路外,還包括建立數字“絲綢之路”。北京希望通過使用人工智能實現無紙化世界貿易,并將世界經濟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文章稱,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在10年內決定性地塑造了全球經濟:港口、鐵路線和集裝箱轉運點是顯而易見的成果。另一方面,數字“絲綢之路”雖然需要仔細觀察才能看得清楚,但它的重要性是巨大的:因為數字基礎設施應該覆蓋運輸路線,并使現有路線上的節點更加高效。
“‘數字絲綢之路’是中國將古代絲綢之路現代化的重要支撐?!薄度蛸Q易雜志》刊文稱,在疫情背景下,“數字絲綢之路”在中國創建新貿易生態系統、深化與發展中國家的貿易關系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包含大量技術項目,比如建設5G基站、鋪設光纖電纜、建設和裝備數據中心等。
“數字絲綢之路”具有重要的時代內涵和現實意義。 一方面,“數字絲綢之路”是數字基礎設施、數字技術等與“一帶一路”的有機結合,是中國在數字經濟時代提出的推動全球共同發展的重要舉措。另一方面,由于發展數字經濟是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和增強自主創新的重要抓手,“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有利于“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加速提升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此外,作為數字經濟大國及數字貿易大國,中國推進“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將不斷促進區域市場開放力度,優化區域產業布局,與沿線各國形成“利益共同體”,進而形成“命運共同體”。
當前,中國數字經濟規模位居世界第二,具備良好產業基礎和巨大市場空間。而“一帶一路”沿線大部分國家或地區仍處于數字經濟發展初期。建設“數字絲綢之路”,為沿線各國數字經濟發展創造了更廣闊的合作新空間,不僅已成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也為沿線國家和地區帶去數字技術發展的切實紅利。疫情后,“數字絲綢之路”還將有效幫助沿線各國加速經濟復蘇。
6年來,“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取得顯著成就。截至目前,中國已與17個國家簽署“數字絲綢之路”合作諒解備忘錄,與23個國家建立“絲路電商”雙邊合作機制,與周邊國家累計建設34條跨境陸纜和多條國際海纜,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數字經濟合作正在不斷深化。
近年來,“數字絲綢之路”建設不斷走深向實。一是中國通過一系列數字經濟合作,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數字經濟發展,為彌合全球數字鴻溝做出重要貢獻。二是在中國的積極推動下,“一帶一路”沿線越來越多國家積極參與共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有序的網絡空間。同時,中國持續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互聯網、電信、電子商務等領域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速促進沿線國家數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三是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的中國商品基本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同時,越來越多沿線國家的商品也通過電商平臺,走進中國千家萬戶。
未來,“數字絲綢之路”要實現更大發展,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進一步強化《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行動倡議》《“一帶一路”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倡議》《中國—東盟關于建立數字經濟合作伙伴關系的倡議》等一系列國際合作倡議的作用,讓更多國家參與到“數字絲綢之路”的建設中,在更大范圍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二是加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傳統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改造,加大對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和支持力度,夯實“數字絲綢之路”未來實現更深層次互聯互通的基礎;三是加緊制定數據治理相關的規范標準及管理模式,有效保證數據存儲、傳輸、使用等的安全,讓數據可以在“數字絲綢之路”上安全地流動起來;四是進一步加強對數字人才的培養,擴大國際培訓合作范圍,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分享中國經驗,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逐步提升沿線國家民眾的數字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