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下午,西安市召開“2022年中歐班列長安號高質量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會上,來自西安國際港務區、西安海關、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公司等有關單位負責同志介紹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情況。
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量再創新高
2022年全年,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量達到4639列,創年度開行量新高,西安成為全國中歐班列開行城市中首個年度開行量突破4600列的城市。
創新開行了跨里海、黑海班列,國際運輸干線達到17條;隨著2023年首列“粵陜”國際班列(廣州-西安-歐洲)在元旦零時迎新啟航,“+西歐”線路從2021年的15條增加至現在的18條;開行中老、中越國際貨運班列,實現南北、東西國際通道戰略交匯;每周三試運行境內外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西安至德國全程時間僅需9.8天。
海關強監管、重創新 助力“長安號”加速
2022年,西安車站海關首創“鐵路口岸智慧物流監管系統”,實現“長安號”進出境貨物、跨境電商業務全流程信息化、智能化監管,作業效率大幅提升,該系統獲評海關總署我為群眾辦實事“百佳項目”。首批參與實施總署鐵路“快通”模式改革,企業在西安港即可辦結所有通關手續,貨物在邊境口岸直接進出境。首個試點“陸路啟運港退稅”政策,較原有模式為企業資金周轉節省1個月時間。
據悉,今年共為全國2.2萬家企業簽發10.1萬票啟運港退稅報關單,貨值共計436.4億元。2022年全年,陜西共有381家企業通過“長安號”進出口貨物,同比增長5.2%。
優化網絡布局擴充集結能力 助力“長安號”擴能
2022年,中鐵西安局對西安國際港站改造,改造后貨物線增加9條,堆場擴充11萬平米,裝卸能力提高30%,形成貫通線、環抱式布局,實現整列裝卸、直進直出,堆存、裝卸、編發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境外17條班列運行線路實現歐亞地區主要貨源地全覆蓋,國內往返圖定運行線達到22條。3月首開中老班列,4月開行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6月開行中越班列。通過西向中歐班列、東向鐵海聯運班列、南向中老、中越班列的相互接續,使東西向亞歐陸海貿易大通道與 南北向西部陸海新通道在西安實現了集結交匯、深度融合,中歐班列網絡布局進一步優化。